經濟性顯現 綠氫項目有望迎開工潮
“隨著風電光伏裝機大幅增加,2023年上網波谷電價降低到0.15元/KWh,使電解水制備綠氫的成本接近煤制氫成本,比預期提前5年進入經濟性成本空間。”12月26日,中國科學院院士歐陽明高在新能源科學論壇2023上表示。
業內人士表示,今年以來,綠氫應用限制陸續開放,2024年綠氫項目有望迎開工潮,帶動制氫設備需求增長。上市公司搶抓市場機遇,紛紛展開業務布局。
制氫技術路線多元化
通過化石燃料以及工業副產方式得到的氫為“灰氫”;在“灰氫”基礎上應用碳捕捉、碳封存等技術將碳保留下來,制備得到的氫為“藍氫”;通過光伏發電、風電、水電等可再生能源制取的氫為“綠氫”。
“制氫路線多元化,不存在單一最優模式,但基于碳排放和可持續發展考慮,電解水制氫有望成為未來制氫主流方式。”碳能科技創始人康鵬表示。
歐陽明高表示,2030年中國綠氫需求可能擴大至1000萬噸,使得電解槽累計裝機功率增至1.5億千瓦左右。考慮到今后離網制氫的比例增加,電解槽平均利用時間可能大幅下降,電解槽裝機功率將進一步提升,裝機主體將是堿性電解機型。
“堿性電解是電解水制氫技術路線之一,具備技術成熟、單體規模大、成本低等優勢。”康鵬表示,電解水制氫還有質子交換膜電解、固體氧化物電解和陰離子交換膜電解等技術路線。其中,質子交換膜電解技術成熟,動態耦合可再生能源能力強,但成本高;固體氧化物電解和陰離子交換膜電解尚未商業化應用。
歐陽明高表示,未來全球綠氫產量將大幅提升。我國堿性電解槽具備優異的性價比,出口將大幅提升,有望成為繼光伏、鋰離子電池、新能源汽車之后新的大宗出口商品。
綠氫項目加速落地
業內人士表示,風電、光伏裝機快速增長,消納壓力較大。可再生能源制氫憑借成本持續下降、技術提升,成為解決消納的重要手段,迎來需求快速釋放。
中國證券報記者注意到,今年以來,已有多個綠氫項目宣布投產。6月,我國首個萬噸級新能源制氫項目——內蒙古鄂爾多斯市準格爾旗納日松光伏制氫產業示范項目成功制取第一方氫氣。該項目安裝15套1000標方/小時的堿性電解制氫裝備,年產氫氣約1萬噸。
8月,我國規模最大的光伏發電直接制綠氫項目新疆庫車綠氫示范項目全面建成投產。中國石化近日表示,該項目自今年6月30日順利產氫以來,至12月21日已平穩運行4200小時。隨著塔河煉化生產裝置完成擴能改造,綠氫輸送量將逐步增加,預計到2025年四季度,輸氫量將達到2萬噸/年。
《中國氫能源及燃料電池產業發展報告2022》顯示,截至2022年底,我國已規劃超過300個可再生能源制氫項目,建成運營項目36個,累計氫產能約5.6萬噸/年。
根據國金證券研報,2024年綠氫項目將迎來開工潮,帶動制氫設備需求快速增長。從政策角度看,今年以來,多地氫氣政策管理條例逐步松綁,綠氫應用限制陸續開放。從經濟性角度看,隨著光伏組件和儲能的降本進程加速,綠氫成本有望與灰氫持平,疊加設備技術迭代及規模化效應等帶來的進一步降本,綠氫大規模應用場景有望進入經濟性推動階段。
上市公司積極布局
隨著綠氫項目擴大,電解水制氫規模不斷提升,電解槽設備市場迅速擴大,吸引多家上市公司開展布局。
華光環能在今年第三季度業績說明會上表示,公司研制的1500Nm3/h大標方堿性電解槽制氫設備,已順利完成性能測試鑒定,處于行業領先水平。公司目前擁有500Nm3/h以下、500-1000Nm3/h,1000-2000Nm3/h多個系列堿性電解水制氫系統制造技術,近期參與了中能建關于電解槽的招標,并積極開展中石化等其他客戶的項目投標工作,有望獲取更多訂單。
科威爾近期在接受投資者調研時稱,公司堿性電解槽測試解決方案已有訂單落地。公司完成了2.5MW PEM電解槽測試系統的交付。
科隆股份在投資者互動平臺上表示,公司實驗室產品堿性水電解槽電極是堿性水電解槽的核心部件,主要客戶為電解槽生產廠家,產品已進行實際環境測試,客戶反饋數據良好,并成功進行了商業化應用。
上一篇:沒有了!